专注于你能做什么,而不是你不能做的!
匠心造就诺乐Norlha品牌。摄影/诺乐Norlha
前不久看了一部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讲述了将高原牦牛绒围巾卖成巴黎奢侈品的纺织匠人——益西德清的匠心故事。从22岁初入藏区到现在35岁,益西德清花了10年时间,塑造了牦牛绒国际品牌诺乐,草原帐篷民宿“诺尔丹营地”入选《Travel+Leisure》杂志全球最美43家酒店,中国一共才3个入选。
这并不是天方夜谭。一切都是“匠心”使然。传承最古老的编织手法将最上等的牦牛绒,制成具备独特藏文化色彩的“奢侈品”。工人与匠人的差别在于,工人只要完成团队组织任务即可,成也组织、败也组织,不需负起成败责任与改革。而匠人,要为自己所做之事完成度极高,并对事件或物品的质量负有完全的责任与热情。
除了坚持古法编织,益西德清坚持纯天然,尽可能地让设计简单,凸显原材料。她认为她生产和贩卖的不是牦牛绒这种珍惜材料,也不是关于藏区的情怀,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消退、不可复制的手工时代,以及“反快时尚”—— 衣物能像从前一样能够传承。至于产品的展示,德清也坚持用自己的员工当模特。
古法编织的工序,繁琐而复杂。机器上超过4000根的线需要人工一根一根穿上去,并不容丝毫差错,产品的生产和出品过程非常慢。但正是这种流水线不具备的品质和情感体验,与奢侈品牌的产品诉求不谋而合。
德清用品质征服了欧洲市场,坚持用员工做模特,坚持自己拍摄产品,坚持以最古老的方式手工制作布料,坚持用昂贵但环保的进口燃料……德清还有很多坚持:严格精选2岁牦牛身上,最纤细的绒毛;长达6个月,从零开始的员工培训;整整30头牦牛的绒毛,才能编织一条围巾;机器上多达4000根线,全部人工一根根穿上……或许这些坚持就是德清把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藏区牦牛绒打造成顶级奢侈品的秘密匠心。
青灯黄卷苦读,热血挚情坚韧
匠心是专业主义的中国式表达
凯乐石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
专注做山文化的传承者
专心做山地运动引领者
因为我们生长于川西屋脊下
高山连结人与自然的互动
提供新的观看与思考方式
突破思维,颠覆凡想,创造想象。
UP
是一件奇妙的事,
人持续缓慢往高处迈进,然后回到平地,
伴随着突破极限、探险、信仰、归零、真实等关键词汇,
这项运动在人类历史中充满了哲学性的自我问答。
人为什么爱山
山上什么都没有,
登山没有钱赚。
又脏又累,甚至很危险。
但我们却和山交换盟约,
丢掉山下文明世界的舒适,
来交换以上违反文明的一切。
长坪沟遥望骆驼峰和羊满台峰。摄影/大川健三
为什么?
为了脱离我们以为理所当然,但其实很脆弱的安全,
也为了脱离各种有形无形的框架和束缚。
看看当我们没有
屋顶、车子、超市、朋友圈、名片头衔时,
自己还剩下什么。
在“没有”的状态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这个什么,可能就是最接近本质的自己。